您的当前位置:头癣 > 头癣用药 > 皮肤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
皮肤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
进入梅雨季节,阴雨绵绵、气温升高、空气潮湿,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,容易引起皮肤癣病。皮肤癣病特别容易在脚趾、手掌等部位蔓延,奇痒难忍。
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,真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不同部位。真菌病,就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“真菌病”。
从临床致病情况看,真菌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。浅部真菌只侵犯毛发、表皮和甲板。浅部真菌病在我国极为普遍,常见的有头癣、体癣、股癣、手足癣、花斑癣和甲癣。深部真菌主要侵犯内脏器官、骨骼及神经系统,也可侵犯皮肤、粘膜。深部真菌病较常见的有孢子丝菌病、着色菌丝病、放线菌病及隐球菌病。念珠菌属则对皮肤、粘膜、指(趾)甲和内脏均可侵犯。
在实验室检查上,可刮取皮癣边界皮肤置于玻片上,滴加10%KOH然后盖上盖玻片,于普通显微镜下检查,可见孢子或菌丝。也可用真菌培养确定菌种。
以下分别介绍各种癣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:
1.体癣: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(除手、足、毛发、甲板以及阴股部以外的皮肤)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。当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后,可引起很轻的炎症反应,发生红斑、丘疹、水疱等损害,继之脱屑,常呈环状,故俗称圆癣或钱癣。
各类体癣的治疗,原则上以外用药物为主。复方水杨酸酊剂、复方苯甲酸软膏、复方间苯二酚涂剂、1%益康唑霜或克霉唑霜、20%土槿皮酊、2%咪康唑霜、联苯苄唑、酮康唑、特比萘芬等。
2.手、足癣:主要由红色毛癣菌(约占55.6%)引起。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,手、足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四肢长期浸水、摩擦受伤、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,故其在某些行业中发病率可相当高。
在治疗上水疱鳞屑型可外用咪康唑霜、克霉唑霜、复方苯甲酸搽剂、复方雷琐辛搽剂等。角化增厚型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、咪康唑霜或10%冰醋酸浸泡。有皲裂者,可加用尿素脂。皮损消退后继续搽药2周以上。
3.甲真菌病:是由皮癣菌、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。
甲真菌病为皮肤癣菌病中最顽固难治的一种。可口服、外用药物,或手术拔甲。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生长速度不同,完全替换一个新的指甲,手指甲需要天,而脚趾甲大约要天,所以治疗灰指甲必须要有耐心。
4.花斑糠疹:旧称花斑癣,俗称汗斑,是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。本病呈慢性,有轻度的炎症,通常无自觉症状。损害特征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,上有糠秕状的脱屑,好发于胸部、背部、上臂、腋下,有时也波及面部。
可以给予2%酮康唑洗剂外用,连续使用7~10天;2%二硫化硒洗剂外用,7~19天。面积较小的患者,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口服抗真菌药物的患者,可以给予1%联苯苄唑乳膏/凝胶、2%咪康唑乳膏、2%酮康唑乳膏、2%益康唑乳膏,疗效均较好。
5.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,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、白癣、黑癣及脓癣。
治疗上包括内服灰黄霉素,每天洗头,外用5%硫磺软膏或2%碘酊,每1~2周剪发一次。此方法适用于无禁忌证的各型头癣。
6.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,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。
此病侵犯毛囊,部位较深。外用一般抗真菌药效果较差。含有渗透剂的外用抗真菌药疗效显著,但易反复发作。
本资料由浙江省皮防研究所黄佳老师提供,部分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,欢迎到医学细胞平台下载更多资料并参与交流,。
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最好的医院